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127 陈家事,丝绸到了御前

    陈王氏自那日从孙家跑回来后,更是遭了陈老太的白眼。

    之前陈老太是动口不动手,现在一不如意,竟然连手都上了。

    早上因为她做的饭糊了,当即便摔了碗,往她头上甩去。“gǒu niáng yǎng de!连饭都做不好,要你还有什么用?滚!你给我滚出我们陈家!”

    原本陈王氏定然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,但她实在太累了。

    以前还只是全家的活儿让她干,现在陈老太甚至是故意添乱给她,刻意弄脏了衣服让她洗,又有时候看她走过,伸出脚绊她。

    昨晚,她一不留神,摔了碗,陈老太竟然罚她在院子里跪一晚上。

    今早起来膝盖都僵了,生火做饭的时候险些睡过去,要不是自己儿子叫了她,没准弄出更大的麻烦。

    就这样,陈天福别说是心疼她了,甚至跟着他娘一起埋怨自己。

    人家婆娘都能在孙紫那儿干活,你咋个就不行?说你两句你就回来?有钱不挣你你脑袋有病!

    可他不心疼有人心疼。

    陈王氏的儿子陈全兴,要说也到了结婚的年级。本来也有相中的姑娘,可自打出了刘旺那事儿,那姑娘转身就嫁进村东头的张家。

    好人家的闺女谁能嫁到陈家来?

    这是现在村里私下里说的最多的一句话。

    陈全兴没了心爱的姑娘,本来也没怨恨陈家,但昨日他回来的时候,竟然发现自己娘被扼令跪在院子里惩罚,这算怎么个事儿?

    难道他娘一天天勤勤恳恳给陈家照顾周到,还要受这份气?

    今日一早他就没出去干活,反而是留在了家里。

    现下看见他阿奶这么对待他娘,脾气立马就撒了出来。

    当着他的面就这样,那背着自己,该对他娘多苛刻?

    “走开!”陈全兴一把拨开陈老太,扶起他娘。

    陈老太在这个家里,除了偶尔陈老爹能吼她两句,还没人敢对她动手。陈全兴是她大孙子,她当然疼,平时也宝贝的不行,可现在他竟然敢跟她动手?

    还没等陈老太发火,陈天福先将碗重重往桌上一砸,“兴子,谁给你的胆子让你还敢推你阿奶?还不道歉?”

    陈全兴也是个十七八岁的大小伙子了,放现代说,正是逆反的年龄。他娘这么被人欺负砸脸,当爹的不说一句话,反而斥责自己,他怎么可能忍?

    “道歉?凭啥?俺娘辛辛苦苦伺候这一大家子,照顾你照顾爷奶不说,还得给弟媳给叔子洗裤子,这算什么?传出去你们也不怕别人家笑话!对,你们怎么会怕笑话,反正陈家早就是这个村里最大的笑话了!”

    陈天福顿时大怒,“畜生!谁给你的胆子这么跟老子说话?”

    陈老太跟他不一样,她刚刚是生气,但转念一想,她孙子一直都是个孝顺的,今天干这么跟自己顶撞,肯定都是陈王氏那个当娘的教的。

    “好啊你,活儿不会干,倒会撺弄着俺孙子跟我翻脸?天福,听娘的,这女人咱家不能要了……”

    “好了!”一旁陈老爹皱着眉,这家里越来越乌烟瘴气了,“兴子,还不跟你阿奶道歉?”

    瞪了眼陈老太,“你也少说两句。”

    陈老太撇嘴轻哼,拉着陈天福坐了下来。

    可陈王氏真真受不了这委屈,眼泪花子一下涌了出来,也不顾自己身份了,站起身就跑回了屋。

    “娘!”陈全兴追了出去。

    “混小子!”陈天福骂了句。

    一旁的陈天寿慢吞吞的,“娘,哪儿来那么大火,这饭也不是不能吃。”

    陈老太白了他一眼,冷哼一声。

    “俺那侄子说的话不是没道理,哪有当嫂子还得贴身照顾小叔子的?老三你赶紧找个媳妇,别让俺媳妇总去伺候你。”

    所以说陈天寿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对什么事都漠不关心一样,但实际心里清楚明白的很。

    给老三找媳妇,当陈老太不想吗?

    可没出刘陈氏那事儿之前,就没人能看得上陈天喜,现在出了这事儿,更没人瞧得上了!

    陈老爹叹了口气,“过一段时间该割稻子了,到时候交了县丞太爷的粮,咱们也卖点银子来,找人做那个什么水车,明年多赚点钱,让老三还有兴子都把媳妇娶了。”

    别人家不带他,他们自己弄。

    虽然这是会浪费很多钱,但现在村里,没水车就没地位。

    本来村子里划分地,就是根据劳动力来的,人家有了水车,那同样的时间,就能多干不少活儿,省不少劲儿。以前一个人种那一块地,现在一个人可以种两三块。而家里其他人呢,又可以去县城找活儿,这一来二去,一年下来可比自己家多收入不少银子。

    早知道,当初就不应该跟那个丫头闹那么僵。

    谁知道她现在本事大了,有文家做靠山,一天天吃香喝辣的,自家却没沾上一点儿光。

    又惋惜了良久,一顿饭吃的食不知味。

    陈顾氏半天没敢说话,等人都走了,她才趁机捅了下陈天喜,“咋整?”

    这日子眼瞅也过不下去了,她得给自己打算。

    本来她当初跟陈天喜扯上的时候,也没想怎么地。

    但是现在不同了,那姓常的答应了只要没了孙紫,就给他们铺子。一边是一棍子打不出个屁的陈天寿,一边是说不定就要在县城当掌柜的陈天喜。

    谁的分量重,她可不傻,更何况她还给陈天喜生了个儿子呢?

    陈天喜这些时日也掂量着这事儿,他比陈顾氏更有点主意,也知道厉害。

    那常家女人这么狠,一出手就是想让自己杀人?

    杀人他哪儿敢?可常家那女人说了,既然知道了这个秘密,难保哪一天不会说出去,他要是不杀孙紫,不卖个把柄再她手里,她就要斩草除根。

    陈天喜不敢赌。

    与其死自己,还不如死别人。再说了,死别人,他还能拿到那几间铺子,可若是自己不动手,真说不准哪天那女人就对自己下手了。

    她有常靖义这个有钱人当爹,自己可惹不起。

    “干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过了几日,二十架织布机和两架缫丝机就完工了。

    赶在了割稻子之前,孙紫给干活儿的各发了三两银子。

    刘婶子喜滋滋的,“让我说,给小紫干活就是好。这工钱足足的,别地儿可没处找去。”

    孙紫也笑了,对着刘婶子道,“刘婶子,你这可是说错了,我要是聘专门的木匠来干这活,可得比现在多发不少工钱。”

    刘婶子摆摆手,“咱这手艺怎么能外面的人比,有这钱就不错了。他们若是去外面打工,还拿不到这个价钱呢。”

    刘婶子说的可是实际话,大齐也兴匠户制度。

    这匠人是专门的户籍,是被编了制的,世代传承,每一代在官府那都有备案。虽然地位比不上普通的民户,从事职业也只能是工匠这一行,但大齐对他们也有相应的保障。

    匠人的工钱绝对要比那些民户出来做活计的要高很多。

    这也是孙紫为什么愿意回幺台村招工的原因。

    除却可以不引得常靖义注意外,也能节省一大部分银钱。

    有了机子,蚕茧也到了位,孙紫又招了不少人一起帮忙煮茧抽丝,当然,工钱也是给的足足的。

    所有的事情都准备完全,那接下来就是纺织了。

    这些时日,生拼硬凑的,也算是能找出来二十个人来织这丝绸。本来她是想招更多些人,可剩下的手艺实在不敢恭维,就算勉强织出来,那也是废品,可能都抵不上现在邺城贵人们穿在身上的,那还拿什么吸引视线?

    白瞎了她费心思改良的织布机,还有这有限的资源。

    而招来的人就是像之前说的那样,先拿普通的棉线纺织,要织的支数够密,走向更平稳,才能被录用。

    这一边放着的,就是用棉布织出来的成品。

    孙紫数了数,轻轻蹙眉,转头看向刘婶子,“婶子,我记得来参加招工的,两村加起来是有五十四人,怎地这儿的成品布就五十三张?”

    刘婶子想了想,猛然惊醒似的一拍大腿,“肯定是那姓王的婆娘拿走了!”

    “王婶子?”

    王婶子也来参加了招工,但她手艺实在不行,根本拿不出手,孙紫也就将她婉拒了。

    刘婶子前后那么一琢磨,可不就是她咋地,“她不落选了嘛,我看她当时脸色就不好,然后就一个劲儿在这儿转悠,本来我还寻思她咋还不走,弄半天原来是顺手牵羊拿走了一块布!她这人,就好干这种事儿,我早都知道,可真就没想到她能做的这么明目张胆。你都说了这布要回收,她还拿了去,不行,我得找她要回来!她拿的还是小卢丫头织的那一张呢!最好的一块!”

    孙紫看刘婶子就这么风风火火的要走,急忙将她拦了下来。

    “罢了,就一块布,不要了。”

    刘婶子脸色还是不好,但孙紫这么说,她也就作罢了。反正那块布也不大,就是用来试手艺弄得一小条,拿来没用,根本做不成啥玩意,也不知道小紫要回收是干什么。

    孙紫要回收,当然是怕以前见过婆婆织过的那匹布的陈家的人看见。

    倒不是怕陈家人多想什么,他们还没这智商,但就是担心他们瞎说八道,传出去什么,让有心人听见,那才叫不好。

    只是刘婶子说要特地去要回来,以那王婶子的性子,没准就弄得全村都知道,好似她舍不得一小块布似的。

    到时候也许没人注意的小事儿,都会被别人发现。

    算了,谅她拿走也就是一时气愤,最多当个抹布,还不至于让陈家人发现。

    “就这样,明日起,咱就开始每日的纺织工作,每天的午饭还是像之前地里干活儿那样,都交给你了。”

    地点定在文宅旁边的小院里,就是她住的地方。

    刘婶子道了声好,收拾收拾东西回了家。

    这些日子,她除了晚上睡觉,几乎快住在陈婆子家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晚上的时候,孙紫把将厨房霍霍一圈的狗子大爷送回窝,反过来又去了文宅。

    明庭既然是打了解药的招牌,那就不可能不让孙紫看到一丁点成效。

    况且,想要让暗地里观察的大荣人有更多行动,“文瑾瑜”不能一直不站起来。

    这也是他计划中的一环。

    今日下午的时候,他就借了阿文的口,跟孙紫传达了一个讯息,“文公子的腿上有温度了。”

    起初孙紫还不明白这是何意,但在阿文跟她解释这么多年来,文公子的腿上都是冰凉没有任何温度时,她才恍然明白,莫不是那个药起了作用?

    “瑾瑜。”孙紫跑到他跟前,“你的腿现在有知觉了吗?”

    明庭配合的皱皱眉,“知觉倒谈不上,但确实是有了点酥麻的感觉。”

    孙紫极力的克制自己激动的心情,不让他察觉半分,小心谨慎的问他,“会不会是你的病好了?啊……不是,我的意思是,会不会是有了些起色?”

    “不太清楚,等回县里的时候,找府医看看。”

    府医能看出什么?孙紫腹诽,看来真的是那个解药起了作用。

    心里面一阵轻松,她这段时日的努力,没有白费。

    明庭看她喜滋滋的样子,问道,“你那边的事情忙完了吗?”

    孙紫抬头,心道难道是这段时日给他拘在这里,心里不满了?“前期工作已经准备好了,就差开始纺织,大概只要半月时间,第一批丝绸就能生产出来。”

    “那便好,看来还来得及。”

    孙紫纳闷,“什么来得及?”

    “中秋宴上,你的第一批匹丝绸,已经献到了御前。”

    孙紫:“……!”

    “听说原本淳太妃当时便看中了,但是因为颜色不适合她,所以皇帝将那匹丝绸当做当晚宫宴的奖品,赐给当晚才艺最佳的女子。”

    “那赐给谁了?”孙紫兴致勃勃。

    明庭看了她一眼,神色有些异常,“是邺城双姝之一,萧汀兰。”

    孙紫没注意他细微的变化,只觉得这个邺城双姝的名头好牛|逼,“双姝啊,那另一个是谁?”

    “我说出来,你认识?”

    额……

    孙紫确实不认识,白了他一眼,干嘛么,小气鬼,打听一下八卦都不可以啊!

    不过既然是双姝,一个人有了另一人却没有……

    还有那什么太妃,颜色不合适,她可以再染合适的啊!

    “睡觉睡觉!明天起床加油干!”白花花的银子,她仿佛马上就要到手了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然,理想很丰满,现实却很残酷。

    纺织工程起初是进展的挺顺利,但忽然有一天,狗子大爷疯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