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一百七十一章 不可避免的一战

    第二天着,在养心殿里,军机大臣再次齐聚在一起。

    翁同龢先声夺人,皇上,日本小儿,欺我无人,竟敢如此猖狂,两次送来断交书,在各国使臣面前辱我大清,皇上若不派兵讨伐,日后必定为他人耻笑!

    锐志:是啊皇上!日本将我大清的怀德视为软弱,是时候好好教训一下日本了,让他们知道,天朝上国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!

    奕劻见势不妙,站出来说:皇上,臣认为此刻还不宜对日开战,还是应该想办法极力促和,免动干戈。

    荣禄:忍一时海阔天空,何况日本并没有对清宣战,此时还要回旋的余地。

    翁同龢:倭人寻衅,大清已费巨资搞洋务数十年,迄今兵船已多,枪炮已足,焉能畏缩避战!

    光绪将眼光放在了李鸿章身上,李鸿章,朕令你去跟洋人做外交,你办得怎么样了?

    李鸿章:回皇上的话,洋人那边,态度暧昧,目前关于朝鲜局势并没有做出明显的表态,明显是在观望。臣仍可以极力争取,但是并不能保证洋人一定会站咱们大清这边。

    光绪:你跟朕说句实话,争取洋人交涉调和,你有几成把握。

    李鸿章:回皇上,此事老臣不敢妄下定论。洋人只看利益,站哪边。实际上,还是取决于中日双方孰强孰弱。

    光绪:看来,洋人终究还是靠不住,事已至此,只能靠自个了。载洸。

    载洸:臣在。

    光绪:依你看,朝廷应该作何应对。

    载洸:皇上,此刻日本正在源源不断地往朝鲜增兵,相较于之前叶志超所率的两千余人,我大清的军队已经处于劣势。

    日本漂洋过海,根基未稳。此刻,最要紧的就是往朝鲜方面派遣重兵,囤积粮草弹药,待到一切准备就绪之后,先发制人,打乱日本在朝鲜战场的作战计划。

    翁同龢反驳道:不可,我军乃是正义之师,岂可先发制人,落人口舌,日后,洋人那边也会说咱们大清先起争端。

    老臣以为,眼下应该调遣军队过去,积极备战,先等日本那边开第一枪。我军断不可先动手,以免日后落人话柄,国际道义上陷于不义。

    志锐:启奏皇上,兵法有云,故善战者,立于不败之地,而不失敌之败也。是故,胜兵先胜而后求战,败兵先战而后求胜。

    领兵作战者,要先立于不败之地,而后抓住敌人的漏洞,给予其致命一击。要想进攻,就要先做到主动防御,立于不败之地,然后再去和敌人交战,而莽撞发动进攻的军队往往吃败仗。在我军尚未准备完毕之前,切不可主动开战,焦躁轻率、急功近利乃是兵家大忌啊。

    奕劻:臣也认为,贝勒的计策太过于冒进。眼下仍然有求和的可能,只要日本不开第一枪,咱们也不能开枪。

    荣禄:没错,没准日本见我大清军威浩荡,就自己服软了,我们正好给日本准备个台阶下,双方也就不用兵戎相见了。

    载洸:皇上!机不可失啊!若是等日本在朝鲜扎稳了脚跟,再想跟他们交战,我们的胜算就小了!

    光绪听完,笑了下说:载洸,我大清朝,也没有你想得那么不堪吧。打赢日本,朕还是有信心的。李鸿章,你觉得呢?

    李鸿章犹豫了一会儿说:臣以为,我大清虽占据着些许优势,只要指挥得当,还是有些许胜算,但是,日本也不是一击即溃,想要战胜日本,怕是得经历些波折。

    翁同龢冷冷一笑,哼,李中堂这些年从国库要走了那么多银子,办海军,养淮军;朝廷一半的军费都让你给卷走了,现在,面对一个小小的日本,你竟然没有必胜的把握,何颜以对圣上!何颜以对江山社稷!

    李鸿章也跟着笑了下,在翁师傅的眼里,我北洋跟淮军,总是贪得无厌,无论要多要少,您都会觉得给多了,因为你打心眼里觉得,这些银子,都到我李某的口袋里去了。

    若是翁师傅有机会带兵,你就知道,培养一支新式的军队,是多么的不易了。

    翁同龢:老臣倒想亲力亲为,可有人抓着军队不放啊。李中堂要是肯把北洋跟淮军交出来,我翁某一定比你带得好。

    荣禄:翁师傅长于儒学理学,集诸子百家学说于一身,应该致力于学问,为朝廷挖掘可用之才才是,带兵这种体力活,还是交给我们这些粗汉子来带吧。

    光绪:行了,都别吵了,既然决定了要往朝鲜增兵,增多少,怎么增,都是个问题,李鸿章,你怎么看。

    李鸿章:走陆路太慢,少则半个月,走水路,不日即可到达。可是这样一来,极有可能给日本舰队可乘之机。

    光绪:让北洋舰队护送,你看可行否?

    李鸿章停顿了一会儿说:派北洋舰队过去,容易跟日本舰队引发冲突。

    光绪:只要日本船敢开炮,咱们就跟他打就行了,何必畏畏缩缩。

    李鸿章:回皇上,北洋舰队的特点,在于甲板厚,火炮口径大,但是航速慢,射速慢,用于防守尚可,用于进攻则尤为不足。

    翁同龢又是冷冷一笑:李中堂是怕了吧,想要避战保船吗,好留存实力,继续拥兵自重。

    李鸿章:若是牺牲我北洋全部舰队,能够换来一场胜利,何足惜哉!

    奕劻:皇上,眼下还是要避免争端的好,不然,就要给日本留下开战的借口了,只要双方都不开第一枪,和谈就仍然有希望。

    荣禄:臣也以为,稳妥微妙。

    光绪:既要把兵运过去,又要避免争端,李鸿章,你有什么稳妥的办法没有?

    李鸿章:回皇上,老臣有一计,可雇佣英国船,插英国国旗,护送清军士兵到朝鲜,日军看到是英国国旗,必有所忌惮。

    光绪:那就依你的想法去办吧。

    李鸿章:遵

    载洸又再次跳出来说:皇上!如今的形势,唯有先发制人吗,才能掌握战争的主动权,若是受制于人,无异于坐以待毙啊!

    光绪的眼里露出一丝恼怒,载洸,你的意见怎么总是跟众人的不一样?这天下,不是你一个人的棋盘,想怎么下就怎么下。这种关键时候,你总得为大局着想,不要再意气用事了!

    载洸刚想再说些什么的时候,被李鸿章抢先说了去,军情紧急,老臣恳请皇上恩准老臣速去联络英国船只,运送军队前往朝鲜。

    光绪:嗯,今天也议得差不多了,都退了吧。

    你是天才,一秒记住: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