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九十二章 衍圣公府

    阿济格代替了豪格镇守山东,看到当初洪承畴和豪格,从京城带领的一万骑兵,返回的时候,只剩下不到六千人了,不说是丢盔卸甲,却也是垂头丧气。

    因此,阿济格并没有采取豪格四处出击、到处剿匪的策略,而是把自己的兵力紧紧收缩在德州、济南和青州一带,就连府城都不出,更别说底下的县城了。

    反正他的任务是震慑,震慑嘛,就是摆出一副我很厉害的样子,时刻准备揍你。而实际上却是你不招我,我也不招你。

    此时,山东的南部却依然空虚,像什么兖州、沂州等地,只有向征性的驻防,大明的军队要是想收拾这些地方,可以说是轻而易举。

    吴三桂见是一个好机会,主动要求镇守兖州,恳切之心,忠诚之意无以言表。在美酒和美女的感召下,阿济格连脑子都没过欣然同意。

    见状吴三桂带着陈圆圆和自己的五千骑兵,连夜溜之大吉,生怕阿济格反悔。

    开始的时候,阿济格还是悠哉悠哉的,震慑这种工作,既轻松又写意,还抽空游览了五岳之尊的泰山。已经是秋天了,居然还摇着一把扇子,俨然一副大家公子的模样。

    然而一个月以后,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,粮草估计很快就要跟不上了。出去抢粮就有可能重蹈豪格的覆辙;不出去抢粮,只能活活饿死。

    秋收已经逐渐的开始了,按理说应该收获不小。其实不然。即便是冒险出去抢粮,也未必能抢到多少,没看见豪格走的时候,连战马都是饿得瘦骨嶙峋了。

    山东的一亩三分地儿,早让豪格的军队刮了好几遍了,何况还有遍地真真假假、数不胜数的土匪。震慑是惬意的工作,抢粮确是十分危险的,不到万不得已,不可轻举妄动。

    正在不知所以时,有人向他透露了,山东有一个自然保护区,级别比大熊猫的等级高得多,就连多尔衮都下令不得骚扰,那就是曲阜衍圣公府。

    八月十五日,山东曲阜。

    圆圆的月亮皎洁明亮,如一盏夜灯挂在天上,给黑漆漆的夜晚带来了一丝光亮、一丝温暖。月儿缓缓上升,银河隐退了,星星疏落了,夜空像水洗过似的洁净无暇。

    曲阜城在正德年间曾被流寇所破,后来正德皇帝朱厚照,为了保护孔府,令山东巡抚于曲阜故城西南,以孔庙为中心重筑新城。

    重筑曲阜城的工程非常浩大,经两帝,越十年,耗费白银三十余万两才构筑完毕。城池宽阔,南北长近四里,东西阔近三里。

    城墙高大厚重,高两丈三尺有余,厚一丈一尺有余,以夯土包砖而成,非常坚固。城有五门,各门皆有瓮城。城外有护城河,宽、深皆是一丈有余。

    而且城墙和护城河之间还相隔三丈左右,留下了进一步加固的空间。

    除了拥有高不可攀的地位和曲阜坚城,衍圣公的财富也不逊于任何一家藩王,有过之而无不及。光是孔庙的祭田就多达数十万亩。

    从元朝开始,曲阜县令一职,就世世代代由孔氏家族担任。曲阜一县,实际上就成了衍圣公的封地!

    而且在过去的二百多年间,衍圣公家族还利用自家特权,通过侵吞和强占等方法,吞并了数以百万亩的土地,孔氏田庄遍及山东各州府卫所。

    甚至胶东的登莱都有孔府田地,别忘了曲阜是在鲁西。衍圣公的手居然能伸到登莱,足以证明衍圣公,是山东乃至大明首屈一指的大地主。

    虽然衍圣公从大明朝廷得到了不计其数的好处,可是他们一家却从来没想过报答大明,因为有孔子的金字招牌,无论谁夺取了天下,都要利用这块招牌。

    而且衍圣公非常识时务,从宋朝开始,金国的金人来了,他们应声;元朝的蒙人来了,他们磕头;大明的汉人来了,他们效忠。

    更是投降过如蝗虫过境的大顺,并于崇祯末年九月初一,向清廷递上了《初进表文》,全文翻译如下:

    哎呀呀,这真是交了千年好运,普天下都在仰仗新一届领导班子的恩惠啊!

    哎呀呀,这正是天地到了最和美的时候,全宇宙都享受着改朝换代的好处!

    全国百姓一起弃暗投明,全天下都美滋滋啊!

    皇帝陛下,您老人家那是上天派来治理八方万物滴,得到您的关照,我们都老实巴交、心悦诚服。

    您老人家一来,全宇宙就带着祥瑞之像,全宇宙都知道您是万众神圣的主子!

    您在这个最需要您的时候带来万代兴盛的开端,犄角旮旯都为您老人家唱赞歌啊!

    山河草木都随着日月沾光,那叫高兴啊。

    您老人家的江山和老天爷一样永久长远死不了!

    我们是村里不起眼的念书人,比老百姓略微强点而已。

    从前历代皇帝都待我们不错,今天新朝建立,改膳了管理,对待文化事业也很重视,我们就跑在前面给您拍马,绝对不会跑在别人后面!

    抬头看到皇帝陛下太阳般的光辉,我爱死您了!

    到处都冒着祥瑞之气,盼望着老天爷永久的护佑,您老人家的江山谁也打不倒,您祖宗八代、万世子孙,也死不绝!

    我们这些人没资格瞻仰您登极庆祝的盛况,真的遗憾加惶恐啊!小心谨慎给您写封拍马的信,希望您一定读一读!

    这就是出自当今的衍圣公孔胤植的亲笔手书。

    孔胤植在一群家丁簇拥下登上城头,他站在城门楼上,远眺城下,只见城外黑压压的一片清军骑兵,嘴里发出怪叫声,冲着城头大喊,高喊着屠城。

    城头的衍圣公孔胤植听到屠城两个字,心中一震,吓得双腿发软。连忙道:快把我的官袍拿来,老夫要出城迎接!这时候孔胤植说话的口气都变了。

    城门大开,一身官服的衍圣公孔胤植在一群人簇拥下,从城内走了出来,刚刚走出城门口,就跪在地上,嘴里大喊:臣,孔子六十四世孙孔胤植,恭迎英亲王。

    阿济格冷笑一声:衍圣公,本王在济南府都一个多月了,你现在才想起恭迎,是不是太晚了点?

    王爷饶命,王爷饶命啊!消息不畅,小臣也是刚刚得知,正准备过几日前去参拜,不想王爷亲自登门,失礼之处,还望王爷见谅。

    孔胤植不顾形象的跪在地上,一边连连磕头,一边出声求饶,简直就是斯文扫地,把孔家的脸面都丢光了。

    阿济格觉得恶心,摇了摇手,不屑的说道:衍圣公,你是当今皇帝册封的,我也不会将你如何,只是本王如今粮草匮乏,到你这里借一点,不知你意下如何?

    应当的、应当的,不知王爷需要多少?

    阿济格原想让衍圣公帮着筹措,但见衍圣公府如此的富丽堂皇,心想,我只需留着他的狗命对摄政王有个交代,其他的也就管不了许多了。开口道:

    这就不必衍生公费心了,不过我们远道而来,衍圣公不会就让我们站在这里,一直饿着肚子吧。

    孔胤植连忙将阿济格请进衍圣公府,吩咐备酒,还极为知趣的,从曲阜城中找来歌姬、舞姬左右陪伴。

    酒兴正浓,阿济格开口道:衍圣公,今日正值中秋佳节,你看我们来一场军民和睦的大戏如何?还没等孔胤植反映过来,阿济格一挥手,周围的亲兵立刻行动起来。

    一群清军眼中放出贪婪的绿光,纷纷呐喊着冲向歌姬、舞姬和衍圣公府的后宅,一幅别开生面、毫无羞耻的无遮联欢大会开始了。

    两天后,衍圣公府除了襁褓中的婴儿,估计再也找不到処女了。仅仅两天,整个曲阜城就像蝗虫过境一般,没有一户完好的人家了。

    望着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、不计其数的古玩字画从府中搬出,一车又一车的粮草从城中运出,阿济格心想,仅仅是匆匆劫掠,够我的军队吃上十年的。

    临走阿济格道:书就留下吧,衍圣公最喜欢的就是书。

    你是天才,一秒记住: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