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二百五十九章 无计可施

    隆庆把杨东等饶处理意见写成信之后,命令手下把这封信送回京城,他则带着其余骑士快速赶到濮阳。

    因为早有通知,所以曾平和县丞县尉一早就等在了城外。

    这一次不用隆庆,曾平很自觉的带着隆庆直接赶往柳怀乡。

    “曾平,自从上次孤离开这里,稻田可都交给了你,怎么样,现在庄稼长势如何啊?”

    曾平冲着隆庆尴尬一笑,回道:“禀殿下,自从殿下走后,下官是日夜不敢放松,每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照看稻田,但还是遇到了问题。”

    隆庆皱眉道:“是哪方面的问题?”

    曾平如实道:“也许是因为稻田深翻的原因,也许是因为施放了基肥的原因,更有可能是施放了新肥的原因,田里现在有两大害,比往年更甚。”

    隆庆本来还笑盈盈的脸立刻冷若寒霜。

    曾平咽了一口唾沫,心翼翼地道:“一是野草,许是田地里肥力太足,野草比往年长势更疯,昨才除完,今就有新的窜出来,除之不尽。”

    “而且野草与稻苗挨着长,一不心就会山稻苗,光是除草这一项就要耗去大量的人力。”

    “二是虫害。今年的虫害比起往年来,尤为严重,往往是长满了虫卵的叶子掐掉,没等新叶子长出来,虫卵就再次爬满叶片。”

    曾平既然选择了坦白,就不再隐瞒,把自己的观点通通亮出来,现在得越详细,将来在土地上出现问题时,自己的责任就越。

    相反瞒得越多,将来出了大问题,责任就越大。

    所以曾平把自己猜想的深翻问题,是不是导致了深层土中的虫卵都翻了出来,才造成今年稻田的虫害大爆发。还有基肥的问题,这些人畜粪便甚至猪圈里的稀泥,不可避免的含有虫卵。

    施放了基肥之后,这些虫卵自然会孵化出来,也可能造成今年虫害暴发的原因。

    他指着一株稻苗的叶子道:“殿下请看,这片叶子的背后,满满的长着虫卵,如果把这片叶子掐掉,那么虫卵第二就会爬到上面的一片叶子上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往复,用不了几,水稻的叶子就会被掐光,变成光杆。”

    “可是如果置之不理,显然这些虫子孵化出来后,一定会影响水稻的产量。”

    隆庆听了曾平的解释,脸色渐渐的缓和了下来。

    最开始曾平提出两大害更甚往年,隆庆的确是十分生气,他觉得要么就是这些地方官吏没有认真管理稻田,才导致问题暴发。

    要么就是没有认识到这次实验田重要性,想要夸大其辞来捞取功劳。

    不过随着曾平下田,看着他亲自指出病虫害的情况,又解释野草疯长的原因。

    隆庆觉得暴发了这两大害完全是有可能的,不但濮阳这里会出现这样的虫害和野草,包括在宫外自己的田庄里,自行耕种的那一块水田,也会出现这个问题。

    “那么咱们有没有采取什么办法来应对?”

    曾平叹气道:“当然,除草只能是靠佃户更勤勉一些,每在田地里拔除。但是虫害就没什么更好的办法了,传统的做法是撒草木灰杀虫,但是效果甚微。”

    隆庆放眼望去,蓝白云之下,稻浪一波一波随风涌动,真是一幅田间美景。

    如果真的可以增产三倍,这将是大魏最美的一幅画卷了。

    可惜出现了两大害,还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能够解决。

    曾平指着田间那些弯腰拔草的佃户道:“这些佃户近一个月来,每不亮就被乡老们催促着下田,一直到做到月亮爬上树梢,才能回家休息,开始的时候,大家还有点干劲,可是随着虫害越来越严重,野草疯长,佃户们已经疲惫不堪了。”

    曾平的是实情,隆庆也能够理解。

    可是理解归理解,他却是心有不甘的,明明秦朗已经给出了农稼秘方,而且声明产量将会达到三倍。

    但是在田间管理上,竟然被野草和虫害所阻,难道真的是连老都不肯助大魏吗?

    “有没有去请秦大人来看看?”

    曾平摇了摇头,他知道秦朗是南阳郡守,两人相差一级官阶,曾平是濮阳县令,秦朗是南阳郡守,曾平属于下级,哪有下级给上级出难题的?

    曾平原本也想过问一下秦朗现在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处理,可是想了半最终还是没有写下那封信。

    目前为止,这块实验田是秦朗与隆庆太子之间的事情,曾平做为濮阳县令,只需要辅助配合就好,主动去承揽一些事情,非智者所为。

    隆庆见曾平不答,想了想,也能理解曾平的处境,这件事情本来就不是曾平主导,具体的来龙去脉也一概不清楚,要求曾平主动跟秦朗联系有点强人所难。

    隆庆走到路边,坐在田梗上洗净了脚上的淤泥,擦干水后,穿好了靴子,命令骑卫把纸笔拿来,他就坐在田梗边上给秦朗写信。

    “秦朗,见字如晤。一别月余,濮阳稻田已经尽绿,但现有野草争田,虫害尤甚,乡间苦无解法,如此下去,恐会减产,如之奈何?若有闲暇,速来濮阳一会。”

    写完信,隆庆把信封好,交给一名骑士道:“用你最快的速度把这封信交给南阳郡守秦朗,信一定要亲手交到他手上。”

    骑士领命,策马飞驰而去。

    濮阳距离南阳并不远,因为东平府和襄阳府相邻,两地中间只隔了一个襄阳郡,如果快马加鞭,两可至。

    骑士知道在襄阳郡有驿站可以换马,如果不惜马力,全力赶路,到襄阳驿站换马到南阳,应可旦夕而至。

    因为隆庆刚刚处理了十三位同僚的事情,骑士半点都不敢怠慢,选择两襄阳驿站换马,一路上马不停蹄,用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向南阳赶去。

    秦朗刚刚从下午觉的困倦中醒来,还有点没有完全清醒,向窗外望去,竟然暮霭沉沉,正准备起床吃点东西,就接到了通传。

    “秦大人,门外有京城来的太子扈骑求见,有太子的信件要当面交给你。”